生態環境部啟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督查 將督查1586個水源地
2018年5月20日,生態環境部啟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第一輪督查,將對1586個水源地的保護區劃定、違法問題清理整治等重點問題進行督查。
按照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制訂的《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需做好本轄區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各省級人民政府均按照行動方案要求進行了問題排查,并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情況。
但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表示,一些地方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管理方面仍存在短板。一些地方先有企業,后有水源地,而且已經形成城區,要退出來非常困難。在這方面各地要有底線思維,或調整飲用水水源地,或想辦法把威脅水源安全的項目退出來。
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不清、邊界不明、違法問題多見、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的一系列問題在此前生態環境部開展的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專項行動也得到印證。排查發現,126個地市的319個地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共排查發現490個環境問題,主要涉及違法違規建筑、非法設立排污口、非法碼頭、旅游餐飲、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交通穿越等問題,還有7個飲用水水源地未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張波表示,通過督查,這些問題目前已經得到解決。490個問題截止到目前已經全部整改完畢。一大批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取得良好成效。
根據《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我國將用兩年時間,全面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包括縣級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地表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整治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等重點工作,并定期開展水質監測,確保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不下降。 此次,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組成督查組,將對涉及到的212個地級市及1069個縣1586個水源地的環境問題進行督查。
張波表示,目的是為了確保地方按照計劃表和路線圖完成相關工作,提升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保障水平。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將督促各地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標志設立、違法問題整治三方面工作。按照方案的要求,2018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要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其他地區要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2019年底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整治。
生態環境部表示,公眾發現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排污口、違法建設項目、交通穿越、餐飲旅游等環境問題,可通過12369舉報電話或“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生態環境部將督促地方逐一核實。
[來源:央廣網]